2018年6月13日 星期三

附生植物(epiphyte)不是復生植物

圖片來源:Wikipedia
熱帶雨林裡常見一些植物在其他的植物上生長,但這些植物並不是寄生在其他的植物上,純粹只是有點像無尾熊或樹懶趴在高大的樹上這樣的行為而已。這樣的植物被稱為「附生植物」,英文寫作epiphyte。

epiphyte其實是由epi- 這個字首與 -phyte這個字尾拼起來的。
epi- 就是「上面」(above),源自於希臘文的epi-;(請參考第六課(一)與課本第32頁)
-phyte 是「植物」(plant),源自希臘文的 phyton (請參考第十九課(一)與課本第207頁) 合起來就是「在上面的植物」,黏附在其他植物上面生長的植物不就是「附生植物」嗎?可不要寫成「復生植物」,那就謬以千里囉!
校園裡也常看到山蘇(Asplenium antiquum)附生在大樹上,亞洲的熱帶雨林常見的附生植物包括蘿藦科、鐵角蕨屬(山蘇就是這一屬)、槲蕨屬、鹿角蕨屬;熱帶美洲雨林的附生植物特別發達,包括鳳梨科、仙人掌科、巴拿馬草科等。至於非洲的熱帶雨林可能因為過去曾出現反覆的乾旱,較少看到附生植物。

鳳梨科的Tillandsia bourgaei附生在樹上。
圖片來源:Wikipedia
另外附帶一提的是saprophyte(腐生植物),如水晶蘭(Monotropa uniflora)等真菌,生長在死亡的動植物的殘骸上的生物。

水晶蘭。圖片來源:Wikipedia
saprophyte也是由字尾-phyte加上字首 sapr- 構成。sapr-源自希臘文sapros,意思是「腐敗的」(課本p.156)。
有趣的是,我們把這種植物叫做水晶蘭,因為它沒有色素,整個看起來白白的;它的英文俗名卻是「Indian pipe」(印第安人的煙斗),可能因為彎彎的形狀看起來像吧?
參考文獻:
陳玉峯。2010。前進雨林。前衛出版。ISBN 9789578016408。p.1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