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8月26日 星期一

Safari來自於史瓦希利語(Swahili)

 

Safari. 圖片作者:ChatGPT

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人知道Safari是「旅行」,不是蘋果的網路瀏覽器?

小時候聽到「Safari」這個字,總覺得充滿了異國情調,而且這個字通常都是用來講去非洲草原看動物的旅行。

最近開始在Duolingo上學史瓦希利語(Swahili),學到「旅人」這個字 msafiri,就想到,難道 Safari這個字是來自於史瓦希利語嗎?

於是就查了一下字典,結果果然 Safari這個字是來自於史瓦希利語!在史瓦希利語裡面,safari是特別用來指旅行、探險。在1890年成為英語,在英語中原來的意思是「在東非為時數週的探險」。

在這裡順便介紹一下史瓦希利語。這個語言源自於班圖語(Bantu),原本是東非一帶的史瓦希利族的人說的語言。史瓦希利族過去分布於肯亞、坦桑尼亞、莫三比克一帶。目前說史瓦希利語的人大約介於六千萬到一億五千萬之間。

根據維基百科,史瓦希利語借了不少詞從阿拉伯文(四成)、葡萄牙文、英文、德文。事實上,Safari這個字就是源於阿拉伯文的 safar,意思是旅行。

我只學了一點點史瓦希利語,但是發現史瓦希利語很多字都是m開頭!然後名詞的單複數是用開頭來區別的,像旅人 msafiri,旅人們 wasafiri。

史瓦希利語目前被訂為東非的三個官方語言之一(另外兩個是英語與法語)。我覺得學到現在,史瓦希利語最好玩的就是會問人家「你睡得好嗎?」「Umelalaje?」跟「你如何醒來?」「Umeamkaje?」,感覺他們很重視睡眠!

參考文獻:

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. Safari

Wikipedia. Swahili Language

2024年8月23日 星期五

官僚(bureaucracy)原來是桌子

 

圖片作者:ChatGPT

最近在看布萊恩・蘭德的《王的莊稼》,裡面提到「官僚」這個字(bureaucracy)原來的意思是「坐辦公桌統治」(rule by desks)。於是我趕快去查書!

結果發現,原來「官僚」這個字(bureaucracy)是由 bureau 與 -cracy 拼起來的。

bureau 是法文,意思是寫字桌(writing desk)或是有抽屜可以放文件的桌子(desk with drawers for papers);

-cracy 則源自於希臘文 kratia,意思是「...的權力」(power of)。

所以合起來就是「坐辦公桌統治」。

當然,這個詞是有貶意的,所以罵人官僚,對方也是會生氣的。

參考文獻:

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, Bureaucracy, Bureau.

2024年8月21日 星期三

紅毛猩猩的英文名字其實源自於馬來文

 

紅毛猩猩。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

紅毛猩猩(Pongo pygmaeus)是大猿的一種,目前分布的區域僅限於婆羅洲與蘇門答臘的部分區域。

由於棲地破碎化與人為獵捕,紅毛猩猩目前被列為「極度瀕危」(critically endangered)。

造成牠棲地破碎化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油棕的種植。因為棕櫚油對印尼與馬來西亞都是重要的農產品,於是企業大肆開發原始林,改種油棕。

近年來,油棕的種植已經被認為是不永續的,再加上會影響到紅毛猩猩的生存,於是棕櫚油的生產受到了許多的限制。如:歐盟在去(2023)年已經要求,未來採購的棕櫚油必須來自於非砍伐原始林的棕櫚園。

這讓棕櫚油的生產國感到許多壓力。根據《棕櫚油帝國》這本書裡面的資料所說,棕櫚油生產國無不想方設法阻礙任何形式的稽核,甚至不惜用到恐嚇、暴力等手段。而負責認證棕櫚油生產的機構「棕櫚油永續發展圓桌會議」(RSPO),雖然成立後17年間僅認證了全球19%的棕櫚油供應商,但是它也被認為並沒有發揮功能。

但是,棕櫚油生產國還是感受到極大的壓力。最近,馬來西亞政府祭出了「買棕櫚油送紅毛猩猩」的措施,但是卻引起了軒然大波。

為什麼會這樣呢?我想大家應該不難了解,造成紅毛猩猩極度瀕危的原因就是油棕園的開闢。這感覺就好像跟卡奴說,卡刷下去,我會送你多少購物金一樣。

更何況,大馬政府並沒有提到,這些要被贈送的紅毛猩猩的來源。

好,長長的前言說完了,要來說紅毛猩猩的英文名稱:orangutan。

這個字,其實是來自於馬來文的 orang (人)與 hutan (叢林)。所以,orangutan 這個字,在馬來文的意思就是「叢林中的人」。

其實這個字原本指得真的是居住在當地叢林中的原住民,後來也用來形容紅毛猩猩。

而 orangutan 這個字更早的形式是源自爪哇語的 urangutan,就是用來指紅毛猩猩。

歐洲最早出現 orangutan這個字是荷蘭醫師 Jacobus Bontius在他1631年出版的書Historiae naturalis et medicae Indiae orientalis裡面記載了馬來人認為紅毛猩猩其實會說話,只是懶得說而已。(會不會是真的?哈哈)

參考文獻:

2024/6/13。中央廣播電台。買棕櫚油送猩猩 馬來西亞擬推「猩猩外交」惹議

Wikipedia. Orangutan.

2024年8月4日 星期日

畏寒症(frigophobia)

 

圖片作者:ChatGPT

前幾天看到一個詞:畏寒症(frigophobia)。

畏寒症指得是,一個人極度的怕冷,怕冷怕到會穿很多、避免吃生冷食物,所以冰棒、冰淇淋當然是拒絕往來戶啦!

查了維基百科,裡面提到有一個研究認為,畏寒症可能跟一種心理疾病有關。這種心理疾病稱為「縮陽症」(koro),病人相信自己的性器官正在縮入體內。

而frigophobia這個字,也是由字根組成的。

前面的frig-,應該是源自於拉丁文 frigere,意思是「冷」(cold)[1];

後面的-phobia,則是源自於希臘文的 phobos,意思是「恐懼」(fear)(第十四課)。

加起來,就是「很怕冷」的意思啦!

參考文獻:

Online Etymology. frigid

2024年8月3日 星期六

土臭素(Geosmin)

 

土臭素的結構。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

土臭素(geosmin),是一種倍半萜(sesquiterpene),化學式是C12H22O,是由幾種藍綠菌(cyanobacteria)、放線菌(Actinomyces)合成。

雖然你可能第一次聽到這個化合物的名字,但是你一定聞過它,它就是所謂的「土味」(earthy smell)。另外,久旱逢甘霖的時候會聞到的味道,也是它。

它的英文名字geosmin,是由兩個希臘字字根拼起來的。

前面是 geō-,意思是土壤(earth)(第十九課);

後面是 osmḗ,意思是氣味(smell)(第十八課)。

所以加起來,就是「土壤的氣味」(earthy smell)。

這個名字,是由美國生化學家Nancy N. Gerber(1929–1985)與法裔美籍生物學家Hubert A. Lechevalier(1926–2015)在1965年命名的[1]。

由於只有微生物會合成土臭素,所以土臭素的存在意味著該物質可能已經被微生物所污染。也因此,我們對土臭素非常敏感,可以聞到0.006到0.01 微毫克/公升的土臭素。

最近,科學家發現了我們對土臭素的嗅覺接受器。他們使用cDNA圖書館表現出來的蛋白質進行篩選,找到了OR11A1[2]。

除了土壤裡有土臭素,有研究也發現淡水裡的土臭素濃度比海水高,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會覺得淡水魚有一股「土腥味」的原因。

參考文獻:

[1] Gerber, N. N.; Lechevalier, H. A. (November 1965). "Geosmin, an earthly-smelling substance isolated from actinomycetes". Applied Microbiology. 13 (6): 935–938. doi:10.1128/am.13.6.935-938.1965

[2] Lena Ball, Tim Frey, Franziska Haag, Stephanie Frank, Sandra Hoffmann, Matthias Laska, Martin Steinhaus, Klaus Neuhaus, and Dietmar Krautwurst. 2024. Geosmin, a Food- and Water-Deteriorating Sesquiterpenoid and Ambivalent Semiochemical, Activates Evolutionary Conserved Receptor OR11A1 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  72 (28), 15865-15874 DOI: 10.1021/acs.jafc.4c01515